天津港爆炸現場存有700噸氰化物的消息公布后,朋友圈出現了不少善意的提醒。有人說,這700噸氰化物已經被炸到了空氣中,而即將到來的覆蓋京津冀的降雨將把它們帶到我們每個人的面前。某外國使館的英文消息說,人們應該避免與這些雨水直接接觸,一旦接觸,應該把所有衣物脫下來后洗澡和洗衣。
面對這些消息,心情真是復雜。
作為“毒藥之王”,氰化物的毒性已經深入人心。科學上測定的致死劑量和電影里描寫特工自盡的細節一樣,藏在牙齒中的米粒大小就能致人于死地。德國在二戰期間用氰化氫毒氣屠殺猶太人,更為它的形象蒙上了一絲恐怖的陰影。
世界上居然有一個地方集中儲存著700噸氰化物!這可是能毒殺一個特大城市全部人口的數量!
到底是誰要用這么多的氰化物?他們想要干什么?濕法開采黃金?重金屬電鍍?...
這個問題先放一邊。事情既然已經發生,當務之急,應該想辦法妥善處置這些氰化物。結果又有一條消息亮瞎了我的雙眼。
"xx13正在播:遼寧,天津,河北,北京的朋友們,今天有雨,千萬不要淋雨,因為天津新港爆炸經確認,已有七百噸氰化鈉漂浮在大氣中,遇水即成巨毒,干萬別淋雨,提醒每一位朋友。"
Are you kidding me?
且不說爆炸發生后,京津冀地區并沒有普遍的降雨過程,更重要的是,氰化物是離子化合物,它們不容易揮發啊親!作為愛吸水的一族,它們更沒辦法“漂浮”在大氣中啊!
氰化物具有還原性,與硝酸鹽等強氧化劑反應能產生劇烈的爆炸,從而被分解。根據8月15日第四次新聞發布會的介紹,初步判定爆炸現場正是儲存有大量的硝酸鈣、硝酸鉀、硝酸銨和硝化纖維素。因此,已經爆炸掉的這批氰化物,我們可以不用再考慮它們的危害。
對于現場殘留的氰化物,現場已有專業人員進行雙氧水處理。雙氧水能夠將氰化物氧化為無毒的碳酸氫鹽和氨氣,并將可能的副產物氰化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在此,我們應該向藝高膽大的現場處置隊伍表示衷心地敬意!
好了,現在唯一可能威脅我們的是既沒有爆炸,也沒有被雙氧水氧化,自由游蕩于爆炸區域周圍的那部分氰化物。
它們能通過什么途徑影響我們呢?吸入,口服,皮膚。
在遠離事發地點的情況下,不存在致死的高吸入濃度。氰化物自身并不能揮發,它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能夠緩慢釋放有毒的氰化氫氣體,然而氰化氫氣體在高溫下易于燃燒和氧化,即使在現場形成了較高濃度的氰化氫氣體團,還沒有等它擴散轉移到周邊地區,就已經被氧化了。在降雨的情況下,氰化氫氣體更容易水解成為甲酸鹽,毒性大幅度降低。
只要不喝雨水和地下水,我們就不會口服可能存在的氰化物溶液。穿戴長袖衣物和口罩帽子,就能隔絕降水中可能存在的氰化物,截斷其皮膚吸收的路徑。這么看來,在預告降雨的同時,某英文消息在傳播防護措施上算是最靠譜的。
在爆炸現場對氰化物進行雙氧水處理后,我們不必再對未來的降雨心存恐懼,相反,我們應該期待天津港區盡快迎來一場小雨或中雨。
我們應該注意到,一些記者對爆炸現場周邊的空氣質量提出質疑。有人表示聞到刺鼻的氣味,也有人表示裸露的肌膚有明顯的不適。爆炸現場殘留的部分黑煙和彩煙讓大家懷疑是否存在更多的污染。
是的。從官方初步公布的現場危化品種類來看,除氰化物外,還有環己胺、甲酸等有毒或腐蝕性物質,二甲基二硫等惡臭物質,它們雖然都易于參與燃燒和爆炸而消解,但也可能存在微量的泄露。與此同時,本次火災的過火面積較大,燃燒物質復雜,燃燒過程中也可能產生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質,如苯并芘、二噁英等臭名昭著的POPs,或者重金屬酸鹽顆粒等。它們中的部分有毒或有致癌性,可能導致接觸者即時產生過敏等不適反應。即使是充分燃燒后的常規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屬于強酸性物質,對眼睛、咽喉和皮膚等都具有刺激作用。他們在空氣中擴散、沉降后,更可能對火場周圍的環境造成永久性影響。
而在氣候干燥的華北地區,依靠自然擴散和沉降的速度較慢,一方面,污染物易與空氣中固有的懸浮顆粒結合,加劇空氣污染,另外一方面,污染物沉降到渤海海域,可能對已然十分脆弱的渤海生態系統雪上加霜。
作為一個有著相對完備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的城市,一場沖刷爆炸污染物的小雨應該在其負擔能力之內。或許,這一場“毒雨”之后,人們能欣喜地呼吸到更加干凈的空氣,看到更加清透的天空。
如果您真的關心這次爆炸和火災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請您對未來事故調查報告中的多環芳烴類物質(PAHs)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污染給予更多關注。
轉載自微信號“俠客島”(xiake_island)與“海外網-俠客島專欄”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或搜索“河北澳门新莆京游戏有限公司”
更多精彩等著你!
河北澳门新葡官网进入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5005537號-1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石家莊